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智博汇·观点
从诸葛亮之死看总经理不该做什么?
1.诸葛亮是怎么死的
司马懿由此而感慨,食少而事繁,诸葛亮不可长久矣!果然,不久之后,星落五丈原。享年五十四岁,比曹操少活了十二年。
诸葛亮一代名相,为何数次北伐无功,最后一次北伐更是星落五丈原呢?真相其实很简单,诸葛亮太过“敬业”,事必亲躬,胡子眉毛一把抓,导致他身体严重透支;沉重的压力,又使他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。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身体。
有史记载,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九丈原的时候。司马懿向蜀军使者询问诸葛亮的近况,使者说,“军中凡杖30以上者,都由丞相决断,而所食甚少”。司马懿由此而感慨,食少而事繁,诸葛亮不可长久矣!果然,不久之后,星落五丈原。享年五十四岁,比曹操少活了十二年。
诸葛亮的身体原本是很好的。陈寿说他“身长八尺,容貌甚伟,时人异焉”,是个伟丈夫。如非劳累过度,也不至于过于早的离世,导致蜀国失去了争霸的资格。
2.诸葛亮总经理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
那么我们作为管理者,从诸葛亮的死中,能吸取那些教训呢?我们又会在那些地方犯和诸葛亮一样的错误呢?
现今有许多职业经理人 ,公司内无论事务大小,都必须亲自过问。大到公司战略,小到一桌一椅的采办,一个分点的广告宣传需要的场地费批示等等。常常是自己疲于奔命,忙的要死,下属却无事可做。
为什么宁愿自己累点,也不愿意放手让下属去帮自己解决问题呢?
一.总认为下属干的“没自己好”。
总有一种奇怪的心理,觉得下属干什么都不如自己,假如自己干是满分的话,那么下属顶多只能干八十分。
二、对人才求全责备,用完美主义的思想去苛求下属
诸葛亮对人才的挑选十分挑剔,换一句现代话说,就是需求通才,而不用专才。诸葛亮以自己为蓝本,希望人才能像自己一样在各方面都能独当一面,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,毕竟中国几千年来,也就只出现了一个诸葛亮。
诸葛亮放逐李严、廖立等偶犯小错误的人才,使这些大才不能为蜀国的发展贡献力量。现代职业人也会有“眼里容不进沙子”的思想,下属的一次错误就有可能在他的眼中被打入冷宫,而挂冠离去,却在另一个企业中如鱼得水,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。
“水至清则无鱼”,抱有对下属求全责备想法和行为的职业经理人,到最后通常是真正的人才离开了,又走回事必躬亲累死自己的老路。
三、缺乏培养后备人才意识
缺乏培养后备人才意识,导致蜀国集团人才青黄不接。蜀国前期,人才济济,但是在诸葛亮身死之后,就只有一个姜维勉强撑起大梁,在内外交困之中,蜀国成了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,没有做好后备的人才培养工作。吴国的周瑜,也是一个“职业经理人”,虽然在演义中说他气量狭窄,但他在对吴国的后备人才发掘和培养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:先是鲁肃、后是吕蒙,保证了吴国长久持续地发展。
3.给管理的者的启示
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诸葛亮式的悲剧不在现代的我们身上重演呢?作为职业经理人又该如何去做呢?有以下几点:
一、不要总否定下属的能力,因为能力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。长期的否定会让你们双方都对彼此失去信心。员工觉得自己不受信任,不被老板重用;老板奇怪为什么自己没有优秀的员工。
二、不要和下属抢任务,做好自己分内的计划统筹就好。不然将导致下属无事可做,能力得不到锻炼。
三、不要害怕下属犯错误,比起偶尔犯错误来讲,给下属更多的锻炼机会,更快的成长为公司的骨干。能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业绩。
四、不要有完美主义的倾向,古语云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”,诸葛亮就因为过度的追求完美,不仅害死了自己,也葬送了蜀国集团的霸业。